日期:2025-08-10 11:19:38
为丰富社区未成年人暑期生活,传承弘扬民族音乐文化,拓展兴趣爱好。7月25日至31日,通达街道西大桥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黑龙江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精心策划并开展了为期一周的“非遗传承 弦动草原”马头琴公益课堂活动。这场新颖的公益课,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与充满民族特色的马头琴开启了一场美妙的“初相遇”。
马头琴,是中国蒙古族特有的拉弦乐器,因琴杆顶端雕刻马头而得名。其历史可追溯至唐宋时期的奚琴,演奏出的乐曲深沉辽阔、激昂奔放,生动体现了蒙古民族的生活气息与草原风情。本次公益课堂特邀马头琴教师董广磊、王晓蕊授课,他们以琴弦传递爱与希望,引领孩子们走进马头琴的艺术世界,感受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
展开剩余48%课堂上,孩子们大多是初次零距离接触马头琴。当造型独特、散发着木质清香的琴具呈现在眼前时,孩子们眼中闪烁着好奇与期待,纷纷伸出小手轻轻触摸,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针对零基础的孩子,老师们从最基础的知识教起。“大家看,持琴的时候要身体端正,肩膀放松,琴身平稳置于腿上。”老师一边示范,一边耐心讲解持琴姿势。随后,又细致地讲解了指法按弦和运弓技巧,“手指按弦要有力不僵,运弓需匀速流畅,注意弓弦角度……”孩子们听得格外专注,认真模仿着老师的动作,虽然起初略显笨拙,手指也不甚灵活,但眼神中充满了执着。在老师手把手地指导下,孩子们反复练习、虚心请教,很快掌握了入门技巧。
经过一周的学习米升网,孩子们的进步令人欣喜。结课当天,大家共同奏响了经典曲目《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悠扬的琴声在课堂里回荡,旋律虽带几分稚嫩,却饱含孩子们的努力与热情。看着他们自信演奏、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在场的老师和家长无不感到欣慰。
发布于:北京市天盛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